台商田园梦缘何落在厦门翔安

2020-01-15 10:03: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宅社区火龙果喜获丰收(王火炎 摄)

  隆冬时节,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台农曾均毅却感受到浓浓的暖意。他种植的20亩火龙果喜获丰产。不仅如此,他还指导当地村民种植了1300多亩火龙果,也都收获满满。细算下来,有的挣了十几万元,有的几十万元。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果农的脸上。

  “风水宝地”好事多

  大宅社区以种植养殖为主,社区里有个叫“七堡塘”的“风水宝地”,是种植火龙果的不二之选,种出的火龙果又红又香又甜,可惜只有18亩大。

  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却坚信,其它土地尽管有差异,但不可能有天壤之别。依据这个思路,他把种植火龙果的台湾专家曾均毅请到了大宅社区。曾均毅犹豫了:在大陆人生地不熟,依靠谁呀?陈锦芳拍着胸脯对他说:“我们党委就是你的靠山!可以帮助你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乡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个大题目。一开题,就让曾均毅惊喜不已。接下来,他碰到的好事喜事一件接一件——

  大宅社区党委与曾均毅签订了“支部+协会+台商”的互惠互利合作协议,并让曾均毅持有10%的股份。

  大宅社区党委把20亩黄金地作为示范田,租给曾均毅种植火龙果。地租的市价是3000元左右一亩,曾均毅只用300元一亩的价格就租到了,而且一租就是15年。

  大宅社区党委投资修了一条1公里长的水泥机耕道直通曾均毅的火龙果示范田……

  共走发家致富路

  台农感受到的顺畅、便利得益于厦门翔安区委推出的“1152”工作机制:通过确立一个责任核心,明确一个关系,完善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务监督、便民服务和激励保障5项工作机制,建立村两委及配套组织成员履职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确保村干部担当作为紧守底线,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机制带来机遇,真心换来真情。曾均毅觉得陈锦芳和乡亲们是最可靠的人。他急冲冲地跑到大宅社区党委办公室,对党委“一班人”说:“来大陆这几年,在你们的关怀帮助下,我挣得盆满钵满了。我不贪心,我要带领乡亲们种火龙果,一起发家致富。”

  尽管大宅社区剩下的1300多亩土地不是种植火龙果最佳的土地,但曾均毅使出浑身解数,祭出了“法宝”——

  他带领乡亲们改造土壤,使土质酸碱比例适宜种火龙果;他手把手地教乡亲们种火龙果,把自己的“独门秘方”传授给大家;他培育适应性强的火龙果苗,让台湾火龙果在大宅社区安家落户;他加强田间管理,不分白天黑夜在果园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种不当的管理问题……

  机制盘活引人来

  社区党委“放水养鱼”吸引台商的理念,使昔日荒芜的土地变成了“黄金地”。60岁的陈文化笑呵呵地说:“以前我种蔬菜、花生,一亩地只有2000元的收入;现在种火龙果,一亩地收入3万多元啊!”

  大宅社区的成效只是“1152”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目前农村基层治理已在厦门翔安全区推行,全区推行镇街包片包村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加或列席村务联席会制度,促进基层组织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梳理便民服务项目130多个;细化责任清单,制定标准化履职清单47条,负面清单49条,倒逼规范履职,强化底线管理。

  曾均毅动情地说:“这是我来大宅社区种植火龙果的第五个丰收年。这要感谢大宅社区党委和陈书记啊!”

  有了对“1152”工作机制的认同,有了对陈锦芳那样的党委贴心人的认可,有了对大宅社区这片土地的感情,曾均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妻子郑巧芳和儿子曾佳琦从台湾彰化接到大宅社区来同甘共苦。虽说是远离岛内,但他觉得大宅社区就是他温暖的家,大宅社区党委是他依靠的“大树”。而今,妻子管财务,儿子在当地学校入读,一家人其乐融融,无比幸福快乐。

编辑:姚思寒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

评论

更多

独家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更多

活动

更多

漫说

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