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取消协议 台媒:应归咎于民进党吹嘘与政治操作

2021-02-08 12:56:00来源:中新网
 民进党当局才宣布要在圭亚那设立“台湾办公室”,不料一天就生变,圭亚那取消协议引起岛内舆论哗然。

  归咎“大陆打压”

  台湾“外交部”4日大动作宣布在圭亚那设立“具官方代表地位的台湾办公室”,美国随即表示祝贺。但不到24小时,圭亚那外交部长托德就向美联社表示,让台当局设立办公室纯粹只是加强经贸与投资,而4日在与大陆驻圭亚那临时代办见面后,就取消了与台当局的协议,不过他并未透露对话细节。

 

  圭亚那还发表声明称,在坚守一个中国政策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下,圭国政府未曾与台建立任何外交联系与关系,与台湾之间的协议为沟通错误,并已终止。圭亚那媒体报道称,在野党联盟认为执政党让台湾设立办公室的决定是“极大的外交错误”,对圭亚那和大陆的关系是一大伤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修补及重新建立互信,呼吁执政党要立刻放弃这样不明智的外交路线。

  民进党当局不出预料地归咎于所谓“大陆打压”。台“外交部”5日称,在经过多方努力之后仍无法改变圭亚那方面的决定,“对此深表遗憾”。台“行政院长”苏贞昌6日称,大陆这样做“无益于改善两岸关系……不必对中国存有幻想”。蔡英文声称“外交挑战”一直都在,“但台湾人不会向逆境低头,台湾走向世界的坚定决心绝不会因此改变”。亲绿的自由电子报7日刊登的一篇言论还称,大陆“一路走来就是在国际上全面封杀台湾,不让台湾有一丝见光机会”。

  被认为“踩到北京的红线”

  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民进党当局的拙劣表演注定贻笑大方;圭亚那方面及时纠正错误,有利于双边关系大局。事实再次证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也称,民进党当局渲染的所谓“外交突破”只会自取其辱,以失败收场。

  中时电子报认为,这次台当局在圭亚那成立经贸代表处破局,应该归咎于民进党过度吹嘘与政治操作,不到一天就挨了个大耳光,“应该是蔡政府5年来在国际上最丢脸的一次”。台湾与圭亚那的关系原本就疏远,包括绿媒与民进党官员大部分都不知道,圭亚那“国父”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外华侨后裔,且该国与大陆的关系有历史渊源,在尼克松访问大陆前就先与大陆建交。文章分析称,施政饱受批评的民进党为了在国际上露脸给拜登政府看,才会找上圭亚那操作,目的当然不是为促进经贸文化关系,而只是拿来当“外交”战场上的棋子,用来激怒北京与骗骗台湾民众罢了。《联合报》7日称,圭亚那设处从一开始就透露着“不寻常迹象”;蔡英文当局称之为“重大外交突破”,凸显是继索马里兰之后第二个以“台湾”命名的办事处。但圭亚那外交部长托德受访时则表示不承认台湾是独立国家,也未建立外交关系,台湾设的是贸易投资办公室,是为民间企业做生意之用。该报称,如果维持“台北”名称,可能会设立办公室,但增加一个遥远代表处未必有多大宣传价值,不利于民进党炒作,结果命名“台湾”的后果就是被打了一巴掌。《中国时报》也说,民进党当局去年能够以“台湾”之名在索马里兰设立代表处,主要是因为大陆根本不承认索马里兰,这次台当局找上的是大陆几十年的老邦交国,开馆难度就不一样了,“坚持以台湾之名,绝对是踩到北京的红线”。

  “圭亚那戳破台独想象”

  针对这次挫败,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费鸿泰直言,“外交讲究实力,此次花了不少资源、人力,最后只有一天的烟火,真的感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淡江大学学者宫国威注意到,台当局宣布要在圭亚那设立“台湾办公室”的当天,美国发表声明表示“赞赏”;但事件翻盘后,美国仅表示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并没有指责大陆,这“象征拜登政府对台湾的支持力度明显转弱,未来台湾在拉美的处境恐怕很艰难”。资深媒体人孙扬明7日撰文称,民进党当局想在圭亚那用“台湾”名称,就是选择与北京对撞,换言之“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外交休兵”。台湾前“外长”程建人也说,蔡英文当局忽略两岸关系的重要性,长远而言对台湾必然非常不利。

  “圭亚那戳破台独想象”,《中国时报》7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民进党为了开拓国际空间,甘当特朗普政府“抗中”马前卒,甚至罔顾民众健康开放莱猪进口,结果只换来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拜登上台后重申一中政策,不再横冲直撞,“事实上,一中是民进党在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铜墙铁壁”,圭亚那事件便是最新的例证。《联合报》7日的社论还称,蔡当局显然误判情势:圭亚那与委内瑞拉有国界与捕鱼争议,大陆与委内瑞拉关系深厚,美国则与委不睦;近年圭亚那发现石油储藏,去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到访为美企游说。而民进党当局高估了美国影响力,低估了大陆的底线思维,“贪功妄动,立吞败果”。

编辑:张依依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

评论

更多

独家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更多

活动

更多

漫说

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