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上一节文史课,需要做哪些“功课”?

2020-11-15 13:26:00来源:人民网

  

  青铜器铭文(图片来源:人民网 孟丽媛摄)

  自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利用博物馆学习的效果成为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来,《走!去博物馆学历史》《图文中国史》《中国历史十五讲》等文史类书籍陆续出版,《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让观众点赞“在线催更”。为了更好地通过博物馆探寻中国历史之源、领略中华文明之美,参观前还可以做哪些“功课”?一起看看吧!

  参观指南:带本好书逛展去

  近来,《走!去博物馆学历史》《图文中国史》《中国历史十五讲》等面向不同年龄段读者的文史类书籍陆续出版,书中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深入浅出的叙述手法,为人们走进博物馆“文史大课堂”学习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预习”材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古蜀文明的太阳神鸟金饰、殷墟出土的妇好玉凤……《走!去博物馆学历史》选取国内外65家博物馆的代表文物,让读者在阅读中听文物“讲故事”;《图文中国史》深入浅出地呈现历朝历代文化、制度、经济等方面的特点,让读者在“图文并茂的中国史”中领略中华文明的磅礴璀璨;《中国历史十五讲》则通过文明起源、朝代更替、古代文化传播等十五个主题,启发读者深入思考。通过阅读“预习”,人们可以初步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和历史脉络,为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打下良好的通识基础。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紫禁城建筑之道》《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等书籍将紫禁城的建筑语言、营建文化和思想境界等一一“解码”;面向小读者和小观众,《我要去故宫》套书则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着故宫的历史和典故。阅读时萌发思考,参观中寻觅解答,观众走进藏品数以百万计的故宫时也不再“走马观花”。

  阅读深度融合文博资源的书籍,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而当他们带着思考和疑问走进博物馆时,也更加深了对中华文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宝藏“种草”:视听节目来助力

  微风“吹动”的枝叶,袅袅“升空”的玉鸾,衣袂翩然的洛神……传承千百年、长逾5米的国宝画卷《洛神赋图》被搬上荧幕。数万点赞、弹幕满屏,目前已播完第三季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深受观众喜爱。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国宝”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自身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以文博资源为主题的纪录片、综艺节目纷纷出炉,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国家宝藏之珍奇、中华文明之璀璨,更唤起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怎一个惊艳了得”“意境实在太美了”“文案和动画可以打100分”……精品文化节目不仅让观众化身“自来水”,还为大家“种草”了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吸引人们领略文物实物的美感和底蕴。去敦煌莫高窟感受飞天壁画“且歌且舞”的轻妙,去三星堆博物馆探究青铜人头像背后的神秘古蜀,去湖北省博物馆聆听曾侯乙编钟穿越千年的乐声……评论区和弹幕,每一集都有“做好功课坐等出发”的观众。

  正如一位观众评论所说:“原本在我心里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无疑就是浇了一壶水,种子开始发芽了”。节目立意“走心”,表现手法新颖,以文博资源为主题的纪录片、综艺节目等不仅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也更吸引大家走进博物馆这个“文史大课堂”。

  走进博物馆之前,不妨读一读、看一看那些与文博资源相融的书籍、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为去博物馆上这一节特殊的文史课做足“功课”。

编辑:姚思寒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

评论

更多

独家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更多

活动

更多

漫说

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