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潮涌立桥头》匠心篇:无楹自夺天工巧

2019-12-05 15:42:00来源:你好台湾网

  19919月的一天,河北省赵县街头,出现了几个外国人。那个年代,外国人的出现仍会引出当地人的好奇: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了。原来他们来自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正为选定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级别的伟大建筑,而在全世界寻访调查。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来最终核定,中国唯一入选的建筑奇迹,一座仍矗立在赵县的古代石桥。

  自然,它就是赵州桥,一座我们从小学的课本里就早早记住的桥。

  小学语文课文《赵州桥》里这样写道:古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我们还记住了,这座古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跨度最宽的单孔石拱桥。选入大陆小学课文的《赵州桥》,就这样让赵州桥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记忆深处的一座桥。这篇关于赵州桥的名文,作者是两院院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然而更早意识到赵州桥在建筑史上重大价值的,却是我国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古代建筑史研究名家——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书中的话:我以为它只是又一座在中国俯拾即是的普通拱桥,但是它的单拱跨度将近120英尺,两端各有两个比较小的空撞券。面对此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梁思成回国后的十五年里,他考察了全国190个县的2738处古建筑,赵州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两部影响深远的书稿,而作为中国古代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赵州桥自然都被收入了书中。

  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赵州桥它是单拱桥,受力部分分成了八道拱,每一道拱又有一块一块的石头块,砌筑而成。它是为了解决河水冲过来的时候,如果比如有一到两到拱被冲垮了,那么它还有四道五道六道七道还没垮,这个桥不会倒,还可以走人。它已经屹立在那儿已经有1300多年的时间,是因为它结构的合理性。”

    经历了无数水灾、地震和战乱的这座千年古桥,在1991年的秋天再一次经受住了更严苛的检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考察结论,让赵州桥从此和埃及金字塔、英国伦敦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比肩,被评为世界第12处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无楹自夺天工巧,隋代大匠登峰造极的造桥技艺,让世界顶礼膜拜。而千百年之后,横截春流架断虹,一座出现在南京江面上的跨江大桥,同样令世人啧啧称奇。

  南京人唐亚万:“那个时候是也就是30多岁,不是所有南京人,全国人都去看,这个桥是壮观,然后从桥面往下看是船一点点。离水60多米的,你说这个多高!去看看南京长江大桥呢,也是有一个意义,因为它是创造了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1957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交通更要先行。在南京建设一座跨江大桥,于是被提上日程。然而就在此时,中苏关系破裂,没有了苏联钢材,没有了苏联专家,面对水深流急天堑般的滚滚长江,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突然变得困难重重。

   唐亚万继续说:“它造的江底水文很复杂,有暗流暗涌的,所以它打桩打下去的话,很难打。过去没有现代化的东西,都是人工的去把它改为现代化,以前是要下去挖的。你说人力投入多大。”

  19649月,大桥工程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大桥面临着沉井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险。建桥工人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连续抢险近两个月,最终才使大桥转危为安。

  钢花飞溅,汗水飞溅,众志成城建大桥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整整十年,在湍急的长江上,一座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跨江钢桥,再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而科技的自强与自立,应该是当年奋斗者们最自豪的回忆。

  一块石砖里,有匠人的巧思;一段钢铁中,有崛起的信念。而当石桥成为古迹,当新桥成为旧桥,当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需要从一座座桥梁上飞驰而过时,当代中国的建桥者们又开始了新的跨越。而这次,他们希望手中建成的一座座新桥,能承载更多科技兴国的时代荣光。

  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这个桥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机械臂系统,进行了3D打印的这种方式建造。机器臂它是有一个盘键盘,那么你只要就是操作键盘,发出指令,整个的程序打印的过程都是全自动化的。”

    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团队在上海建造的这座3D打印桥 桥,桥长26.3米、宽3.6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

    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第一优点就是快效率高,打印的时间会比实际就是传统的方式,建桥的时间大大的缩短。第二个好处就是它节省了人工。第三个好处,因为我们打印的材料是混凝土,实际上是纤维混凝土,传统的需要制模板,我们不需要制模板。第四个好处就是造价大大的降低。”

  最新的材料,炫目的科技,让3D打印桥充满科技感,但探索未来的同时,徐卫国团队并没有忘记传承过去。

    清华大学建筑系徐卫国教授:“实际上,我们是参照了中国最古老的单拱桥,赵州桥的结构方式。单拱结构它的受力的特点主要是轴向的受压,所以是充分发挥了混凝土这种受力的优势。目前用3D打印的方式来打印混凝土,建造桥梁或者建造房屋,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承载千年历史的赵州古桥,在神奇科技加持下,穿越般与我们的时代合体,传承与创新,联结与跨越,中国的桥的科技发展理念,又何尝不是时代中国的写照。

  我们不乏巧匠,我们更需要大匠。有了他们,建一座桥,可以存留千年历史的足迹,建一座桥,可以见证一个时代的精神。而如今,一座座腾飞而起的中国桥,也无一不是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巧思与技艺,在为腾飞而起的中国,筑造着光荣与梦想。

编辑:张依依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

评论

更多

独家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更多

活动

更多

漫说

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