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潮涌立桥头》共济篇:百丈长虹来锦波

2019-12-05 16:18:00来源:你好台湾网

  好像天上来,好像海上来,美丽的金桥连接所有的期待,太阳拥抱着……”(出自歌曲《海上金桥》)

  20181017日,世纪之光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珠海大剧院举行。用歌声献礼港珠澳大桥的众多著名歌唱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孩显得尤为特别。她叫易茗,美国海归,正是这首《海上金桥》的音乐创作者。

  易茗:“看着那些工人师傅电焊的画面,然后包括早上34点钟天还没亮,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就是自行车的那个铃铛,那个朝霞的颜色,就是金色的,我觉得主要是这些画面,不停地在刺激我,不停地在刺激我,然后就感觉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哗,最后就爆发出来了。”

  易茗的父母都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父母建设,女儿歌唱,她们一家和港珠澳大桥的这份情缘堪称圆满。

  易茗:“我想表达的首先是它的宏伟,就是那种伫立在天海之间,然后非常蓬勃大气的那个形象。第二个我想表达的就是在它这个壮阔的形象背后,它又有那种柔软的,饱含深情的部分在里面。它不仅就是体现了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在一起为一个目标努力,还就是感觉它唱响了这种三地之情,兄弟之爱,不仅体现了工程建设者之间的这种团结,还体现了这种三地人民的美好愿景。”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用简短的这8个字,评价港珠澳大桥之歌《海上金桥》。

  201810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这座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的大桥,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从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到正式通车,前后历时14年。

    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部主管谭少华:“可以说我是看着这个桥从无到有的,而且它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还要在一定的成本控制之上,你要把它做出来。另外在做的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谭少华最享受的时光就是站在这座被誉为世界公路建筑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跨海新地标——港珠澳大桥上,吹海风忆往事想未来。

  两个钢塔,一个斜拉桥,这是个风帆造型,是很漂亮的。包括整体的柱和梁的桥墩一个个立起来,如果在海上看这个风景特别美。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我们现在提出来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因为在港珠澳大桥有很多的专利出来。我们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的时候,刚开始就是小弟弟,开始向人家学的,人家是老师但是呢,我们这些学生很聪明,很好学,最后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一不小心,就做了一个全世界最长的钢铁大桥。通过这个桥呢,这个窗口,你可以看到我们整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一种提升,港珠澳大桥改变珠三角的经济版图。”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此刻,我就站在这座大桥之上,仿佛能在海风中聆听到大湾区发展中那些跳动而美丽的音符。

  潮汕当地居民:“同建造一直到完工花了整整300年,很不容易,很有文化。”“我觉得以前人的智慧也是非常不可思议。”“它是潮州文化的一个历史地标,也是我们潮州的文化瑰宝。”

  儿童:“很好玩,还有船,还能摸牛。”

  距离港珠澳大桥500多公里的广东省潮州市,有一座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历史名桥广济桥。这座具有“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的桥梁,正如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一般,也曾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

    居民:“这首民谣讲就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

  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庄义青:“根据一些记载,桥两边的店铺成排,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就好像走街路一样。”

  庄义青教授说,历史上,赣南、闽西和粤东称为赣闽粤三边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密切,而广济桥是赣闽粤三边区域水陆商道的起始点。

  潮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郑楚粦:“有时候船停在桥墩旁边了,他买东西可以沿着这个梯子,梯子放下来,爬上去了。还有下面的人,到上面买东西,也可以沿着这个梯子上来。我是听老一辈的人说,有的时候在上面,挂一个篮子抛下去,下面需要什么东西,上面东西的通过这个篮子丢给他。”

  郑楚粦主任介绍,广济桥不但是当地商贩百姓最喜爱的易物交易所在,更是赣闽粤三边区域内销外贸流通商品的内河海关,是古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潮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郑楚粦:“这么一条石梁,我们给它计算了一下,大概有40多吨。据说这些石梁都是从韩江上游,福建、江西那边采集来的。听说当时是放在船底下,然后把这个船慢慢开到桥墩下面,然后等它水位涨起来了,绑在船底下的石梁也就慢慢的升上来,找准地方,把它上去。所以这个方法,我们中国古学的建筑史上也有记载,叫做浮桥法。”

  古人的建桥智慧让人叹服,不过走在这经历了近千年风霜的古桥上,广济这两个字却引出了我更多的思绪。一座桥,除了连接两岸跨越阻碍便利交通,它其实更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区域的经济民生、展现更美好的愿景未来,更有一种中国人的情怀在,济民济世济天下。

  从广济桥到港珠澳大桥,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中国的桥,它所要承载的,不正是这样的精神与使命么?

编辑:张依依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

评论

更多

独家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更多

活动

更多

漫说

更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版权所有